小课题方案 (2)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方案    小课题方案 (2)

2018年03月16日

家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废旧材料的利用

一、  课题的提出

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以往,幼儿的美术活动通常是在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集体活动教学往往更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提出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忽视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使幼儿在被动地模仿和服从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取,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使更多幼儿喜欢上了美术活动更在其操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背景依据

      废旧材料的运用是生活资源的运用,这些废旧材料,都是从幼儿生活中来的,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许多是他们用过的、最熟悉的。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在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真正体现了教育生活化。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且多样化的废旧材料,如:瓶子、瓶盖、纸盒、绳子、干果壳等进行合理利用,辅以各种手工技能技巧进行的一种造型活动,晾干的芦苇草插进装饰过的饮料瓶变成了艺术插花、捡来的枯树枝涂上银粉变成了装饰性极强的铁树、旧挂历剪下来与枯树枝相接变成了装饰画......

3—6岁正值幼儿期,是开发幼儿创新潜能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样的废旧物造型活动既可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丰富了区域活动的的可操作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操作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开发了幼儿的创新潜能。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成为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受幼儿和教师的喜爱。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操作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就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区域活动的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对孩子的辐射教育作用就越强。他为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出现并作为教育孩子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发展平台。

三、课题的界定

“家”文化:我们的“家”文化研究,既能发扬天性、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又能传承优秀的家庭文化内容。从幼儿园“家庭化”办园思想的提出,到构建幼儿园“家”文化理念的确立,到形成一种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共谋发展的全园教工一致认同的内在价值观,形成人本发展的办园思路。

美术区域活动:幼儿进行的和美术相关的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废旧材料: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

四、研究的目标

1.研究废旧材料的投放对家文化背景下美术区域活动的影响。

2.研究废旧材料的多样性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发展的影响。

3.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按需选材,材料自由创作,乐意与他人合作,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的艺术作品。

4.通过研究提升幼儿恋家、爱家的美好情感。

五、研究的内容

1. 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简单分类,按需投放

我根据幼儿生活中接触到的废旧物品,进行了分类:(一)各种绳子类:如蛋糕盒子的带子、花边等。(二)各种盒子类:如蛋糕盒、泡沫盒、塑料盒、鞋盒。(三)废布类:如棉布、涤纶布等各种碎布。(四)生活用品类:如瓶盖、瓶子、蛋壳、蟹壳、贝壳、瓶子、吸管、碟片等。(五)废纸品类:如牛奶箱、硬纸板、贺卡、杂志、报纸、餐巾纸、包装袋、鸡蛋包装盒等。

2.废旧材料在美术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根据不同年段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需要的是一个有趣的活动内容和轻松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贴贴,使他们容易接受启示,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每个班级门口都有收集废旧物品的材料箱,可以引导幼儿将家里的废旧材料带来,分类放入材料箱。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到不同班级门口轮回选取材料,全园共享材料,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通过美术区域活动,提升幼儿对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选取和“家”有关的区域活动内容,或者从和“家”有关的课程中生成区域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加强对家文化的理解,鼓励幼儿恋家、爱家,提升对家的情感。

六、研究的价值

   (一)废旧材料在美术区域活动中的投放与操做,激发和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活动的关键。但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却经常是以现成的可操作学具为主,其弊端就在于:一是成本高,浪费大。多是购买来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活动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二是不宜保管,缺乏变通。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材料容易破损。如果幼儿对此类玩具的目标已经很熟悉,那么,此类玩具就再也不能发挥教育作用。因此,寻找和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动功能灵活的材料是活动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废旧材料的出现不但填补了区域活动操作材料的单一性,降低了幼儿园对幼儿教育方面的物质投入成本,更可贵的是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改造,使其发挥第二价值,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从小养成一种积极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勤俭节约,保护环境意识,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很好的激发和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废旧材料的多样化,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区域操作是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在操作中它们是自由的,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都可以自己决定。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和构建的物品虽然没有成人的精致,但却是他们自己的创造发明、动手尝试的成果,孩子们从中不但获得了操作经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教育意义更显不一般。

(三)废旧材料的多样化,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技能

 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合作的具体目标,并在活动区里投放利于合作的废旧材料,在那里处处都蕴含着合作性的培养。 “小巧手”中孩子们共同享有废旧材料,合作制作美工作品;“小剧院”中,孩子们大胆表演歌舞,互相配合玩废旧材料制作的打击乐器;“未来的城市”孩子们也表现出了积极踊跃、听取建议、互相商量、共同搭建的合作精神。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因废旧材料的投入变得丰富多彩,废旧材料是区域活动不再单一的具体体现。材料是引发幼儿活动的载体,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教师在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了解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发展。

所以,只有根据幼儿需要投放废旧材料才是支持区域活动发展永恒的主题。也只有根据幼儿需要投放废旧材料才会发挥材料对人的支持作用,支持幼儿的发展,支持教师的发展,在活动区活动的发展中达到教师和幼儿共同的成长。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一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教育研究特点,准备以行动研究法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应幼儿教育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有助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实践性与参与性、合作性与渗透性、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1.文献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七、 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寻找相关的资料。

(二)实施阶段(2016.12—2017.12)

1.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1)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并分类投放。

(2)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3)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满足幼儿兴趣的美术区域活动。

2.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7.12月份阶段性总结)

积累素材,写成阶段性总结与论文和成果展示。

八、 研究的成果形式:

1. 现场教学活动展示

2. 课题观察记录

3. 专题论文

4. 幼儿进行美术区域活动的照片、视频。

                                                     2017.09


2019年8月6日 18:01
浏览量:0